浅析“合作学习”的意义
教研室供稿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意义不只是学习本身,它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因此要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任务;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过去那种重复强化或外在诱惑来维持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的教育,其后果不仅是学习质量与效果的降低,更压抑了学生作为人所必须具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挥,会影响学生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的形成。正如俗话所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从时空上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小组学习、同桌学习、全班讨论、学生“执教”和情景表演等多种形式学习,一句话,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古人云:“独学无友,孤陋寡闻”,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相互进行思维碰撞,语言的交流,可以诱发学生对问题的感悟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了学习的乐趣和责任,也使学生能学、会学、想学。
合作学习是对过去一节课只有老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填鸭式”教学的否定,是让异质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根椐一定的“学习目标”通过共同学习讨论研究,使每个学生都达到一定目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活动。
对于合作学习的独特优势,国外不少研究者已经做过较为全面的介绍。
首先,合作学习克服了传统班级授课制的缺陷和弊端。自夸美纽斯以来,课堂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由于教学效率高、易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等优势而经久不衰。但是,其“一刀切”、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等显著的缺陷也一直成为人们批评的焦点。于是,作为对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的补充和突破一一合作学习孕育而生。合作学习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结合起来,将班级授课统一性和学生个体差异性结合起来。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其次,合作学习倡导的互动观为教学注入了活力和生命。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被视为是无关紧要的,或者是消极的因素。而合作学习则将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了生生互动之间关系的拓展上。合作学习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认知倾向、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参与到集体学习中,在共同讨论各自见解和进行社会性协商的过程中彼此启发、相互激励,因此,每个学生均可从互动中受益,获得认知成长和人格发展。这种社会性交互作用弥补了传统情感和社会性的缺失,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教学的本质,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学生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再次,合作学习注重全面发展,有利于认知、情感、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合作学习的目标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认知目标(即学术目标),而且还包括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缺乏实质性的交往,师生之间主要是单向交往,学生学习活动缺乏感情、态度、价值观形成和表现的机会。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充满互助与竞赛。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帮助他人或者得到他人的帮助,因此,在小组活动中,学生有机会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除此以外,合作学习有助于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在问答式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出问题时,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不思考;二是结果完全错误或结果正确但方法单一。而合作学习,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到纠正;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这种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正有助与提高各种类型学生的学习成绩。